宁大人

宁大人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宁大人 > 正文

葡萄架下酒儿香——记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振平博士

发布日期:2012-03-1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09年11月初,突如其来的降雪,给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埋土防寒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他冒着寒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研,提出解决方案……

2010年春,云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获知灾情后,他毫不犹豫马上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赶赴云南调研葡萄旱情,为当地农民挽回了损失……

2010年4月14日凌晨,甘肃天水地区遭受雪灾,使刚刚萌发的葡萄枝芽全部冻死,给葡萄生产带来巨大灾害。得到受灾消息后,他再一次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他就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平博士。

一、科研经历

虽然王振平对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但他并没有留连于法国这一举世闻名的葡萄酒王国。他有着坚定的信念—— 要在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上种植最好的葡萄,酿造出享誉世界的极品美酒。

1998年秋,王振平作为最年轻的技术人员有幸随宁夏法、德、意葡萄考察团赴西欧考察学习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在这次考察中,王振平不仅大开眼界,更找到了自己今后的方向——一定要再次到欧洲学习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1999年10月,王振平受宁夏科技厅委派,赴法国奥朗日葡萄技术学校学习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六个月。这次,王振平是有备而来。

王振平是冲着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来的,他一到法国便直奔主题,连夜赶到法国奥朗日葡萄技术学校,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他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一有机会,就跟随奥朗日葡萄技术学校的一线技术工人参与葡萄日常栽培管理和葡萄酒酿造,在学校的500多亩葡萄基地里,无处不见他辛勤劳作的身影,无论狂风日晒他都毫不退缩,他这种不怕劳累,虚心学习的精神赢得了法国同行的充分肯定与赞扬。

2000年8月,王振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了国际著名葡萄专家,国际葡萄整形研究会会长,法国蒙彼利埃国际高等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所长Alain CARBONNEAU教授的赏识,并接收他在其门下攻读葡萄学博士学位,王振平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了葡萄世界里。

要想学到地道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仅靠翻译的资料远远不够。在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王振平还要挤出时间学习法语,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那段日子里,他经常在凌晨三点半起床,独自一人到葡萄基地进行观测;他常常忘记吃面前的午饭,一页页翻读着法语专业书籍;他每天忙碌在葡萄基地中,早已忘掉了什么是周末……经过不懈的努力,王振平创立了“新浆果杯”试验体系,为研究不同内外因素对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提供了简便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和法语博士论文,而在法国一般人最少要三年半才能毕业。他的成绩足以令同行们惊奇。

在博士论文答辩时,他的恩师对他的论文非常满意,他动情地说:“你的论文做的非常好,所创立的‘新浆果杯’试验体系,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才能设计出来,对你的论文我没有问题可提,但我只问一个问题,你毕业后是否回国从事葡萄科研教学工作?”,他的回答没有令恩师失望,“我毕业后一定要回国从事葡萄产业工作,将所学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的行动没有令恩师失望。

科学没有国籍,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王振平非凡的成绩令许多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机构“三顾茅庐”,高薪厚职,无不令人垂涎三尺。可王振平这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的儿子”却丝毫不为所动,他要在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上种植最好的葡萄,酿造出享誉世界的美酒。

回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宁夏,参与宁夏葡萄产业建设——这就是王振平面对诱惑时坚定的选择。

“2004年初,王振平带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回国了。很多人说他傻,因为谁都明白留在法国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劝他不要意气用事,还是接受那些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机构的邀请,干一番大事业……面对种种劝说,王振平都只是微微一笑,只一句:“我是农民的儿子”。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一回国就着手创建葡萄与葡萄酒创新平台。在宁夏大学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宁夏大学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建立之初,没有试验基地,王振平就把宁夏大学北部堆积一米厚的工业生活垃圾场清理成葡萄品种资源圃,收集了大量国内外优良酿酒葡萄品种、鲜食葡萄品种以及优良葡萄砧木,成为宁夏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重要实习基地。

没有实验室,王振平就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宁夏大学的支持,建成了4000多平米的试验室,并通过各种途径争取项目经费添置仪器设备,为葡萄中心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为葡萄与葡萄酒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没有试验经费,王振平就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工资用于科学研究,许多人不理解,他在国外有那么好的机会和发展前景不珍惜,偏偏要回来做赔钱买卖;家人有时也会因为他将积蓄用于葡萄研究而抱怨连连。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决心,他始终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在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种植出最好的葡萄,酿造出享誉世界美酒,把葡萄产业发展成为造福宁夏人民的优势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6年6月,宁夏大学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立项组建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被宁夏科技厅批准进入宁夏创新平台。

通过王振平极其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工作严谨高效、具有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年轻学术团体。王振平十分重视交流与合作,坚持与法国蒙彼利埃国际高等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外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中法葡萄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提升中心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并实现中法研究生互访,拓宽学生眼见。为了提升宁夏葡萄种植与管理技术水平,“中心”人员长期到葡萄酒企业和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传授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王振平博士还先后承担了10余项科研课题,累计获研究经费500余万元,成效明显。

二、科研成果

针对制约我国西北地区葡萄产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工程化研究,王振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西北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西北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宁夏日光温室葡萄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是科技人员多年研究获得的一项高效实用型技术。在单古约特(L形绑缚)整形方式基础上,提出单古约特(L形绑缚)改良型整枝技术,使日光温室葡萄高密度宽窄行定植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定植密度,增加葡萄产量,避免了传统多主蔓整形所带来的结果部位外移、结果部不同、整株葡萄果穗成熟不一致、品质差异较大、管理难度大等不足,成为设施葡萄最佳的整形方式之一;通过合理利用温室走廊空间,实施走廊小棚架整形,仅此项改革就可提高产量17%,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同时,采用新的葡萄打破休眠技术,使葡萄提前上市20-30天,使葡萄售价由原来的10元/kg提高到16元/kg,极大地提高了日光温室葡萄的经济效益,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快速致富的理想项目。由于该成果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已在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宁夏半冷式温棚及鲜食葡萄延后栽培技术研究”是王振平及其团队的又一个贴近民心的项目。项目结合宁夏银川平原秋冬季寒而不冷、日照充足、连阴天少等特点,提出一种立柱少、跨度大、土地利用率高,采用机械卷帘机省工省力的宁夏半冷式温棚。利用先进技术,对半冷式温棚内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辐射等)周年观测,为葡萄延后栽培提供了详细的气象资料。系统研究了半冷式温棚环境调控技术,提出延后栽培环境控制方法,并结合多种技术措施,使鲜食葡萄推迟萌发、开花、结果、成熟,确保葡萄在元旦前后新鲜采摘上市,亩产值达3.2~4万元,获经济收入2.5~3.3万元 /亩,极大地提高鲜食葡萄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已在宁夏地区全面推广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认为优良酿酒品种“蛇龙珠”为我国独特的葡萄品种,但是其来源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也给国际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此,王振平带领的团队优选出7株表现优良的20年生蛇龙珠,并对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蛇龙珠”与法国古老优良酿酒葡萄品种“Carmenère”的生物学特性完全一致,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十分接近,“Carmenère”和‘蛇龙珠’可能就是同一品种(系),其遗传距离上的差异是一百多年来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发生变异的结果,揭示了困扰我国一百多年“蛇龙珠”亲缘关系之谜。

西北酿酒葡萄低产一直困扰着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摸清低产原因和寻找解决措施是提升西北葡萄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此,王振平结合宁夏立地条件,采取不同埋土防寒技术,并利用数据采集仪连续检测不同埋土防寒条件下酿酒葡萄冬季根系、枝蔓处气温变化规律,测定第二年葡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造成西北酿酒葡萄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葡萄根系冻害,在葡萄根系不受冻的情况下,可提高葡萄产量53%,提高葡萄果实糖度2度左右,为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西北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取先覆土后覆膜的埋土防寒技术措施效果十分理想。

为了解决现有酿酒葡萄冬季埋土下架所带来的费工费时、成本增加、枝蔓损伤和葡萄品质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王振平博士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葡萄定植、整形方式、埋土方法,实现葡萄不下架埋土栽培。利用该技术,采取双行单古约特L形整形不下架埋土栽培技术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还可简化栽培措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寒栽培方式,也使得酿酒葡萄生产从春季出土、夏季修剪、秋季成熟采收、冬季修剪和埋土实施机械化栽培成为可能,为西北大面发展酿酒葡萄、实现机械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王世平教授合作,共同研究完成了酿酒葡萄根域限制黄河水非澄清自压管灌节水栽培技术,有效解决宁夏葡萄园黄河水漫灌水资源浪费、现有滴灌技术要求黄河水澄清、加压滴灌能量消耗和肥水流失等问题。该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根域限制黄河水非澄清自压管灌节水栽培技术,有效地提高土层30~50cm处的土壤含水量,使酿酒葡萄生产从盛花期到成熟期实现节水55.6%,促使葡萄根系萌孽和向深层生长,有效地提高了葡萄的抗逆性。同时,采用该技术还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中的糖分积累(2度)和果皮中花青素含量(0.3),极大地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是一项集节水、节能、简便、抗逆、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三、服务社会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对自然灾害,他毫不退缩,总是尽最大努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出解决措施,降低灾后损失。

2009年11月初突突如其来的降雪,给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埋土防寒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他冒着寒冷走遍宁夏葡萄主产区,针对不同产区土质条件,提出行之有效的埋土防寒技术措施。

2010年葡萄出土前后,他时刻惦记着受灾葡萄,每周都要下基地调研,了解葡萄出土后萌芽结实情况,提出补救措施。

2010年春,云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得到消息后,王振平毫不犹豫放下手头的工作,赶赴云南灾区调研葡萄旱情。通过现场勘察,全省葡萄种植面积20万亩,成灾15万亩,受灾10万亩,绝收3.8万亩,给种植的企业和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帮当地农民解决问题,短短几天内,他走遍了云南省的多个重灾区。工作中,他不顾烈日当头,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他尽量缩短自己的用餐和休息时间,以便能够用最少的时间解决最多的问题;他不辞劳苦认真查看,分析灾情,为当地农民提出了可行高效的解决措施。

2010年4月14日凌晨,甘肃天水地区遭受雪灾,使刚刚萌发的葡萄枝芽全部冻死,给葡萄生产带来巨大灾害。这一次,王振平依然没有犹豫,他与团队成员一起连夜出发赶赴灾区进行调研。看到农民因为冻害造成的损失而茫然的眼神,他为他们心疼。为了使损失降到最低,让农民对葡萄种植充满信心,王振平首先安抚群众,不要让他们因为恐慌而不知所措,之后便不顾寒冷,在葡萄园实地向农民讲解葡萄受冻挽救技术措施。同时,回答了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就一些先进的葡萄栽培生产和经营理念与农民沟通,对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所在的贺兰山东麓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葡萄种植基地多达150万亩,现已种植葡萄23万亩,形成年产8万吨葡萄酒的规模。银川市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产业旅游带、葡萄酒酒庄等各项产业都有了可观的发展。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让王振平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让他更加的忙碌。

上一条:宁夏草业科学的领军人物
下一条:王玉炯教授简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