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人

宁大人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宁大人 > 正文

未曾凋谢的韶华

发布日期:2021-04-28    作者:纪静雯     来源:     点击:

我的爷爷纪生荣,将朴实无华的一生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曾经的感动与喜悦,犹如夜空中的星光璀璨恒久。

1937年,爷爷出生在宁夏中宁县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8月,他怀揣着站上三尺讲台的梦想,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只身前往距家百多里的中卫上中学,三年后,经统考考到永宁农校继续求学。1958年9月15日,刚刚创建的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三所院校在卫生学校礼堂宣布成立并举行了开学典礼,结束了宁夏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我区的高等教育开始起步。宁夏农学院刚成立时,批准设立农学系、畜牧系、水利系3个系(专业),当年招收了农学、畜牧两个系(专业)各40名学生。由于生源不足,爷爷辗转到宁夏农学院求学。

1959年1月,按照当时学院修订的教学计划,全年实行“一、三、八”的时间分配计划,即休假一个月,劳动三个月,上课八个月。当时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欠缺,教师大多数是来自北京农业大学、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北京林学院等院校的支援团队,教学设备很不完善,)学生和老师只能睡地铺,每次化学实验课都要到卫校去上课。1960年,宁夏农学院的芦花台新校址还处在一片荒滩上,交通不便,周围也没有村庄。当时新校舍只有一幢5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3000平方米的宿舍楼,教学楼只建成了一半,宿舍楼也只完成了主体建筑。更为紧迫的是,校办农场的开荒造田任务也只能由全体师生承担。从学院到校办农场没有交通工具,需要从银川火车站坐一站火车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4月3日,全院师生230多人进驻芦花台新校址,搭帐篷,砌炉灶,风餐露宿,用铁锹、背斗(当时连架子车都没有)开荒造田、修渠挖沟。经过艰苦卓绝的劳动,开辟土地1200亩,修渠1952米,并播种了高粱、马铃薯及部分蔬菜共400亩,为现场教学和改善师生生活创造了条件。那时的生活条件虽很艰苦,但师生们却饱含激情,吃的是蘸着兑了水的酱油馒头,住的是漏雨漏风的帐篷。尽管如此,大家都没有一点怨言,按期完成了部分建校劳动任务,经受住了艰苦的锻炼和考验。

1961年2月,爷爷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三所院校合并成立宁夏大学,农学院只保留了农学系和畜牧系。

1962年7月,宁夏首届大学毕业生典礼大会在宁夏师范学院召开,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爷爷和其他57名毕业生参加了典礼大会。9月,宁夏大学获批正式成立,宁夏农学院并入宁夏大学后,农机专业和林学专业相继撤销停办。经学校研究,爷爷被纳入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组,给陈秀夫教授当科研助手,负责系里育种实验课教学。爷爷终于走上了梦想中的讲台。愿得韶华刹那,开得满树芳华。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日子持续了3年。1965年,宁夏大学教学实验农场为了保障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转,按照组织安排,爷爷来到实验农场负责农场全面管理及生产工作。实验农场地处银川郊区,在西门外罗家庄,面积1700亩,大部分为芦苇湖,旱地不到百亩,500多亩水稻地,分农业队和畜牧队,畜牧队养猪、养奶牛,种畜供教学用。

1969年10月,宁夏大学革委会研究并向上级报告,提出拟在永宁县设立宁夏大学分校,把宁夏大学农学系、畜牧系两系迁到永宁县,同永宁农校合并。1970年1月,自治区革委会决定成立宁夏大学分校,学校与永宁农校合并,改称宁夏大学第一分校。1971年,宁夏大学第一分校的师生迁至永宁王太堡原永宁农校。几经波折,自治区党委1971年11月25日下发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院校调整的意见,我区设置三所大学,即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新增宁夏农学院。1972年确定宁夏农学院设农学系、畜牧兽医系、园林系、农机系四个系。同年,爷爷从罗家庄回到永宁王太堡,在宁夏农学院农学系担任1972级的班主任及教学工作,直至1972年宁夏农学院重新建立,至此,宁夏农学院在原永宁农校简陋的校址上开始恢复。

1976年5月,爷爷又被调到宁夏农学院实验农场任副场长。那时,农场有土地1100亩,果园100亩。主要任务是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并繁殖育种。农场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爷爷清晰地记得,5月16日刚到农场,就面临水稻插秧告急,当时100多亩水稻地还未犁,为抢抓农时,动员全场职工,运肥翻地,放水插秧,忙完这100多亩水稻田,又发现近百亩高粱因播种太深出不了苗,近200亩玉米因播种太浅缺水也出不了苗,农场领导和专家商量后决定重新播种高粱,但是因时间未来得及,玉米地只能浇水催苗,出苗后卡苗,只好再用人手动松土。爷爷回想起农场工作的15年时,感叹道:“虽然当时农场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任务重、责任大,但是我从不后悔,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1983年,正在农场带领毕业生的爷爷被通知前往后勤处报到,全面负责后勤工作。后勤工作为教学、科研、师生及职工的学习生活服务,覆盖面广,比较繁杂,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只有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要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宁夏农学院地处农村办学,后勤工作量相当大,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投入后勤的经费十分有限,加之1978年以后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发展步履维艰。为了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后勤工作成为当时学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院同时选拔了包括爷爷在内的几位得力干部充实到后勤工作中。

1984年,后勤处大胆提出后勤工作改革方案,将学院后勤工作分为管理型、经营型和服务型三种模式运行,并选择了锅炉房和食堂进行试点。经过一年的改革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和良好的效益,此后又通过几年的改革,后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0年10月,西北地区高校采暖节能研讨会在宁夏农学院召开,与会的30多所高校代表对宁夏农学院后勤工作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进入90年代后,学院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机制,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使学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988年春节前夕,爷爷带领后勤处和教务处电教室的同志在院内安装了闭路电视和共用天线,中央电视台和宁夏电视台所有的频道节目,清晰地出现在学校的每一台电视机上,拉近了全校师生和全国各地的距离,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环境。后勤工作一干就是15年,直到1998年,爷爷光荣退休。他说:“我这一辈子没做什么大事,平平淡淡的一生,但我过得很踏实,问心无愧。”岁月如水,年华无情,时光在他脸庞留下了沧桑的印记。说起对于家庭的担当,作为丈夫和五个孩子的父亲,从爷爷的言语和神情中,我依稀能感到他老人家的一丝愧疚。由于工作的关系,爷爷和奶奶长期两地分居,很少顾家,本该由爷爷分担的家庭重任,都落在奶奶一人身上。从1962年到1977年的漫长岁月里,奶奶独自照看家庭,不仅要赡养双方的老人、抚育儿女,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和清贫。爷爷说这辈子最要感谢的人就是奶奶,有了奶奶的默默支持、付出与奉献,才能让他无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爷爷心中的回忆绵延无尽,没有太多的修饰,朴实无华,只有最真实的情愫,承载着一生的喜怒哀乐,倾诉着岁月,温润了灵魂。

作者简介

纪静雯,女, 1990年出生,宁夏中宁人。201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

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科研助理。


上一条:纪生荣 :舍小梦圆大梦
下一条:我的父亲

返回顶部